新闻中心
德国机床对中国的出口额由降返昇
发布时间:2019-09-14在经历连续四年滑坡之后,德国机床对中国出口额终于在去年实现逆势回升。
2017年,德国机床对中国出口额达21.7亿欧元,大幅增长16%,创下了2012年以来德国机床出口额的新高。德国机床製造商协会经济部部长Gerhard Hein表示:“中国是德国製造商最重要的出口市场,而德国则是中国工业体系进行扩张和现代化的合作伙伴?!?/p>
德国机床对中国出口额的增长,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恢复。随著“中国製造2025”战畧提出以及工业4.0的到来,“智慧製造”成为中国製造行业的热门词彙。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以及雷射等行业发展迅速,製造业对机床的需求加大,特别在高端机床领域。
这一点在德国机床对中国出口类型中也有所体现。加工中心、磨床、齿轮切削机床和车床等金属切削机床成为主力,且较2016年出口额均有所增长。折弯机、卷板机增速最快,相较2016年增长77%。中国工业体系转型目前尚未完成,对于持续开展现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来说,高科技机械不可或缺,在高端机床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。
现时,中国是全球规模*的机床市场,市场总量达到230亿欧元。最近,中国的机床需求量为位列第二和第三的美国或德国2.5倍。2017年,中国机床消费量继续上升,增幅达到了6%。
据海关统计,2017年中国机床进口总额达120.65亿欧元,同比增长18.2%;出口92亿欧元,同比增长13.94%,进出口逆差达28.65亿欧元。笔者认为,随著中国汽车、航空航太、船舶、电力设备、工程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,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会继续新增。
一方面,中国面临著等级低数控机床的产能过剩和*数控机床的供应不足而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,国产机床一时难以*进口;另一方面,随著“智慧製造”的到来,工厂车间数位化、工业机器人和增材製造等多方面的发展,对进口机床的依赖将进一步增长,尤其是高端机床的需求将会加剧。德国作为中国机床进口的主要国家之一,受中国机床需求加剧影响,预计2018年对中国出口量将会呈上升趋势。
而在中国机床对德国出口方面,出口量一直保持稳定发展趋势。过去五年间,德国的採购量占中国机床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4%~5%之间,2018年预计仍将呈平稳运行状态。但从长远来看,随著中国机床先进科技的不断发展,这个数位将会有所提高。
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,从总体经济表现、工业产出和资本投资一直到机床消费量,中德机床贸易的所有关键统计资料在2018年均会有所增长。尤其是作为双边贸易质量重要名额的机床消费量,经过两年强势增长后,预计仍有6%的显著增长。
现时,中国正面临著改革深化、经济结构调整等多方挑战。随著“中国製造2025”的提出以及工业4.0时代的到来,中国的机床行业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与科技变革。但是机遇与危险并存,把握机遇、降低风险,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。